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你的孩子沉迷游戏,初二就要辍学,你会怎么办?

2017-08-22 白滔滔 童书妈妈三川玲


孩子沉迷打游戏,真的是世界末日吗?孩子不上大学,真的没有出路吗?孩子不上名校进名企,就意味着不能成功吗?


有这样一个男孩儿,每天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打游戏。


他的学习成绩算是中等,不至于留级。由于上的是一所直升重点高中的学校,也就是说继续念下去,升到高中没问题。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才读到初二,就很少去学校了。又过了一阵儿,干脆对父母说:我想辍学!


而他的父亲,听到这个噩耗,也跟普通父母一样,百般地劝说:


“至少念到高中,上了大学吧。只要毕业了,你想干什么随便你!”


可是,儿子注意已定,说什么都没用。


“大学不上,那上完高中吧!”


可孩子在初二就死活不去学校了。父亲只好又做了妥协,也算是最后的底线,和最后通牒:


“至少要完成义务教育,上完初中!”


于是,儿子总算被逼着上完了初中。刚毕业,就自己去学校递交了退学申请书。


学校的老师自然是被惊得目瞪口呆:“我从来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你父母同不同意啊?”


是啊,哪有这样为人父母的呢?太不懂事儿了,太依从孩子了,对孩子太软弱了,太不对孩子的未来着想了——这不是在害孩子吗?


父亲的心里其实也是很煎熬的:


“这是左右儿子人生的重大选择,我也是左思右想。但我要是硬逼着他做他不愿意做的事,到头来碰了钉子,他一定会怪我的——‘都是老爸的错!’这我哪儿受得了啊!既然他都打定主意了,那就让他放手一博吧。”


看到这里,我相信绝大多数到家长,都会对这个家庭,这位糊涂的父亲,任性不成器的儿子,大摇其头。


沉迷游戏的孩子,管教无方的父亲,肯定不是从孩子退学开始才这么奇葩的。糖打哪儿甜,盐打哪儿咸,那是有源头的。


别着急,我再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讲完。


一、妻子怀孕的时候,这位准爸爸就和妻子一起去学了加拉马兹顺产课程。在大家奇怪的眼神中,和一群孕妇一起喊“哈——哈——哈”,练习呼吸法。


二、父亲是那个时代第一个进产房的爸爸,见证了孩子的出生。


三、父亲从小就带着孩子玩儿,骑自行车、滑旱冰,甚至带着孩子去郊外骑摩托车……孩子说:与其和无聊的朋友们出去玩儿,还不如和老爸一起玩儿呢。


四、父亲其实是个学霸,但儿子做事拖拉,不爱上学。他也没有用“蛮力”去镇压。他觉得,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独立的人格。


五、父亲最讨厌死记硬背的作业和重复的练习,一看到儿子写作业就来气,总是吼一声:别做了,写作业还不如玩儿游戏呢!


六、父亲不仅不阻止孩子玩儿游戏,还鼓励孩子玩儿。更出格的是,他还带着全家一起儿玩儿:算我一个吧!只要是市面上出现的游戏,他们家肯定会有,游戏已经成为他们家庭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七、家庭的鼓励,反而让孩子觉得和老爸一起打游戏挺拖后腿的。于是,孩子后来的注意力,也从游戏转到了电脑上。为了显得更酷,孩子开始钻研软件、编程等上面了。


八、父亲用电脑开始不如儿子了。他就开始向孩子付费,让儿子帮他解决各种电脑问题。修理程序、管理客户的邮箱……儿子通过完成工作赚取了零花钱。


九、儿子上到初二的时候,就不怎么去学校了。那干什么呢?他并没有在家里看漫画、打游戏,而是用打工挣得钱,给自己请了个家教。当然了,这个家教的老师,不教数学、英文,而是教电脑编程。


十、在初三的时候,儿子学会了写程序,又买了很多软件。然后,宣布自己要开公司。


十一、当然,初三的孩子开公司是不现实的。那初中毕业后就辍学的儿子,又做了什么呢?退学之后,儿子思考了很多,电脑软件的世界离不开英语,“我去学学英语”。然后,他就做很多调查,申请了一所美国的语言学校,还给自己找了一个在电脑专科学校的宿舍。


十二、几个月后,儿子从电脑学校毕业。父亲收到了一张“优秀”的成绩单,顿时大跌眼镜。这个又懒又平庸又叛逆的孩子,怎么就成为了优秀生了呢?!


十三,儿子后来自己上了美国的高中。高中毕业后,并不想上大学,而是先工作一段再说。这次,妈妈出场了,劝说儿子还是先上大学。于是,儿子不太情愿地上了南加利福尼亚大学。


十四,这毕竟是一个不爱上学的孩子。好不容易熬到了大三,老毛病又犯了,也真是实在撑不住了,就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听了之后,只说了一句:“哦,是吗?”


十五,儿子从大学退学后,就回国工作了。


各位家长,当故事进行到这个时候,是不是大家都会期待着有“大逆袭”的情节出现,比如儿子后来成为了行业巨头之类的。


但真实的故事,是儿子后来一直都从事IT行业,负责游戏的设计、开发、评估、引进等工作。再后来,也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业,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此而已。


可以说,从考名校进名企的角度,他是失败的;但是,从热爱自己的工作,拥有自己的事业的角度,他又比大多数年轻人更成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日本,这里面的儿子,叫做大前广树,这里面的父亲,叫做大前研一。


是的,就是那位在日本堪称传奇的大前研一。



他是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应用化学系毕业,是东京工业大学核工硕士、麻省理工学院核工博士。从美国回国后先从事了9年的核能方面的工作,后来进入了麦肯锡。在麦肯锡,他用破纪录的速度,当上了合伙人。后来又用6年多的时间,担任了日本分公司的总经理。


大前研一和他的两个儿子的故事,写在他的一本书——《家是教养的起点:大前研一的育儿经》里,当时,他的两个儿子,一个21岁,一个16岁(就是那个在初三退学的小儿子)都在十几岁的时候偏离了教育的“正道”。



也就是说,大前研一当时写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两个儿子后来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实际上,他的大儿子也没有念完大学就退学了。不过,后来也开了自己的公司。


那么,我为什么要向大家讲述大前研一和他儿子的故事呢?


第一,我想打破很多家长对教育成功的认识。的确,从学历上来讲,大前研一是麻省理工的博士,还是斯坦福等名校的教授,而两个孩子连大学都没有上完,肯定是失败的。


但是,从兴趣、生存的角度上,大前研一学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他更喜欢艺术),后来才从事商业顾问,在50多岁才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他的两个孩子,在10来岁的时候就确立了人生的目标,20岁就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大前研一觉得他们家的家庭教育是合格的。


第二,大前研一在书中反思了日本的教育,其实和中国很像,比如应试、排名、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等等,都是东方式的教育。他的反思,对现在的家长有很多的借鉴作用。


第三,大前研一的家庭,有其特殊性。而大前研一的个性,也非常的独特。所以,他们家的家庭教育观念,并非都适合我们中国现在的家庭。但是,我细细看来,其实有很多恰恰是中国家庭教育刚刚兴起的观念,比如亲子陪伴、全家度假、去夏令营等等,很值得我们做家长的学习。


下面,就是我根据大前研一的家教方法中,总结出几条,供大家交流。


其一、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我有两个儿子,都不喜欢上学。但我从不会逼他们,因为我并不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有多大的价值。


两兄弟在学生时代走了不少弯路,但还是能靠一己之力生存下去。


无论身在何处,即使两手空空,也能白手起家,想办法养活自己——我认为,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二、兴趣是最大的动力。


与其逼孩子做他不愿意做的事,不如让他埋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更能激发出他的潜力。而孩子的思维也能在钻研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所以家长应该仔细观擦孩子,看看他在做什么的时候最活跃,然后再配合他的兴趣营造出最适合的家庭环境。


家长大可不必在乎“这个本领以后能不能派上用场”,或是“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只要他有正当的理由,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其三、孩子的教育是父母的责任。


孩子的教育从前是父母的责任,现在只是回到原点。


父亲说:“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你。”然后把责任全部丢给母亲;母亲则把责任转移给学校、补习班老师或家庭教师……,像这类不合理的情况必须立刻停止。


父母亲应该保持的心态是去保护孩子的大脑,使他们免受试图把孩子塞进既定框架的学校教育的危害,换句话说,让他们回复到人类原本的柔软状态,可以靠本能来思考判断的状态。


其四、吃饭时关电视,和孩子畅谈。


如此一来,亲子间的沟通量就会骤增。家长也能轻松了解到孩子想做的事,或是孩子有什么烦恼。而且我们家吃饭时会选定一个主题进行讨论。


只要定期举行这样的学习会,孩子们的思考能力与表达能力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其五、让孩子制订“家庭旅行计划”。


这里的“制订”,不光是“什么时候去”“去那里”。还有机票、旅馆、可从机场到旅馆的交通方式、换乘方法、旅行期间要去哪些景点……要查好旅行的每一个细节,并计算出大致的开销。


当然,出发之后也要尊重孩子制订的计划,按照他的计划走。


如此一来,要是计划不周全,就会拖累全家人,所以孩子查的时候会特别认真。这样就能培养孩子对家人的责任感,还能加深他对目的地的认识。这样的旅行不是一举两得吗?


其六、举行家庭投资收益比赛。


要提高孩子的理财意识,还可以搞一个家庭投资比赛。假设一家有4口人,家里有40万日元的“闲钱”,那就每人分10万,各投资一年,到年底时再比较各自的收益。


也许有人会觉得,“怎么能让孩子玩金钱游戏呢,岂有此理”!但犹太人都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就是因为日本人在家里、在学校都没有接受过像样的理财教育,才会有那么多人甘愿把现金存在不给利息的银行里。


其七、让孩子参加“夏令营”。


要培养领导力,首推“夏令营”。


所谓夏令营,就是各个自治体或各类团体会在学校放暑假时组织孩子们去大自然野营,这在北美是司空见惯的活动。


每到夏天,我都会将孩子们送到美国去参加夏令营,期间,孩子们需要通过合作完成很多事,这样自然就能培养出领导所需要的能力。


其八、暑假少做题,多参加志愿者活动。


接受填鸭式教育的孩子们误以为只要自己的成绩好就行了,但学校并没有告诉他们,有很多东西比知识更重要。


要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学校就不应该布置太多暑假作业,而是应该将学生送到养老院去,帮忙盛饭盛菜、洗碗刷盘、换洗床单等等。这样的经历要比整天做作业宝贵得多。


人类已经摆脱了“死记硬背”的束缚。从今往后,我们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社会问题上。


其九、每周一次,和妻子单独下馆子。


多年前,我带着一家人离开了住惯了的横滨,搬到了东京市中心。如此一来,我就能在上班路上少花两个小时了。


每天早上,我都用节约出来的时间写书,傍晚则能早些回家,争取多和家里人一起吃晚饭。


我与妻子加内特每周都会去家附近的餐馆吃一顿。保证夫妻俩单独交流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我常听人抱怨“夫妻之间没话说”。其实,如果你真的将对方视作最理想的人生伴侣,花心思去经营婚姻,就绝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十、教给孩子的“四个责任”。


发展孩子的能力,教导他们承担责任,是父母重要的工作。


这些责任包括对自己人生应尽的责任;如果有了家庭,对家庭应尽的责任;如果去公司上班,对公司应尽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更进一步,对社会、对全世界应尽的责任。


我虽然不会命令孩子去写功课,但从儿子还小的时候,我便严格灌输他们对“自己”“家庭”“公司”“国家社会”的四个责任观念。


所以,当次男说想去美国留学,不去念附属高中的时候,我问他:“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他毫不迟疑地回答我:“是的,我会负起那四个责任。”于是我安心地送他出国。


说得极端一点,只要你能肩负起这四个责任,无论走到世界哪个角落、从事什么工作,你都能活得下去。


然而,如此重要的做人道理,学校却完全没有教,只能由父母来教导孩子了。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作者简介


童书妈妈联合创始人:白滔滔 


学机械、转经济,自学写作进入媒体,历经新周刊、南方报业,后创业从事数字出版。著及编著有《我手机》《十三亿》《西方教育三千年》《西方童诗300首》等。喜欢钻研教育思想,开发写作课程,和读书会家长孩子交流。同时,担任北京中致儿童关爱基金会副理事长,致力乡村幼师等项目。他还是每天穿得很酷去接送女儿的爸爸,是女儿小丸子眼中永不断电的故事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